- 12-03实验室召开2018年联合学...
- 11-28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携手...
- 06-06邓启云研究员应邀赴中科院上...
- 09-29湖南省农学会召开第三代杂交...
- 09-29低镉杂交水稻亲本及组合选育...
- 09-28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稻瘟...
- 01-31关于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 01-17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外聘...
- 05-08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
- 10-08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
- 10-08关于做好“人民日报”客户端...
- 10-07关于做好2016年度国家工...
专著专利
2011-2015 年间,实验室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6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植物新品种权24项、软件著作权1项;育成省级以上审定杂交稻组合66个并实现大面积应用;制订国家技术标准1项。
2015年授权发明专利
与水稻大粒基因GS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ZL201310364233.5 |
邓华凤、张武汉、孙平勇、何强、舒服、邢俊杰、王杰 |
一种新型水稻D- 乳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ZL201410085498.6 |
李阳生, |
一种利用雌性不育的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方法 |
ZL201410116096.8 |
曹孟良、夏玉梅、沈春修、方真、蔡立湘 |
一种多片段DNA分子组装方法及应用 |
ZL201310094572.6 |
李阳生 |
一种定量谷类生物残留DNA的标准操作方法 |
ZL201310686660.5 |
杨代常 |
一种Bt蛋白Cry72A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310430487.2 |
郑爱萍、李平等 |
提取和分析香稻香气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 |
ZL201210202951.8 |
阳树英,邹应斌等 |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 |
ZL201210326386.6 |
何光存,陈荣智,杜波 |
EAT1基因的应用及恢复EAT1基因缺失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方法 |
ZL201310383378.X |
张大兵、牛宁宁、罗治靖、陈明姣、袁政、梁婉琪 |
DWTl基因的应用及恢复DWTl基因缺失导致水稻矮杆的方法 |
ZL201310382925.2 |
梁婉琪、张大兵、王文斐、罗治靖、陈明姣、袁政 |
一种黏性末端接头应用于侧翼序列分离的方法 |
ZL201210097394.8 |
袁定阳,段美娟,余东,谭炎宁,孙志忠,袁光杰,袁贵龙,孙学武,刘瑞芬,赵炳然,袁隆平 |
2014年授权发明专利
用RNAI技术控制水稻育性基因获得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
ZL 201310241968.9 |
李仕贵,钦鹏,王玉平,涂斌,马炳田,邓路长 |
一种杂交作物的育种方法 |
ZL201210513350.9 |
李新奇,邝翡婷,袁定阳,李莉,李娜,袁隆平 |
一种选育杂交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
ZL201210288218.2 |
丁毅,余金洪, |
一种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育种方法 |
ZL201210340314.7 |
李新奇,黄群策,邝翡婷,张时萍 |
水稻雄性育性相关蛋白、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210237389.2 |
李平、李双成等 |
水稻三强栽培方法 |
ZL 201210375391.6 |
吴朝晖 |
水稻工程保持系的培育方法及其在水稻普通核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 |
ZL201210426678.7 |
袁定阳,李新奇,李莉,段美娟,余东,邝翡婷,宋书锋,李娜,谭炎宁,孙志忠,袁光杰,袁桂龙,符习勤,赵炳然,张大兵,袁隆平 |
水稻雌雄育性相关蛋白、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210237435.9 |
李双成、李平等 |
水稻不依赖于受精的胚乳自主发生基因及其应用 |
ZL201110318222.4 |
孙蒙祥,彭雄波 |
控制水稻开花的OsAGP13基因及其RNA干扰片段的应用 |
ZL201310228183.8 |
赵洁 |
鉴定杂交水稻三系类型及杂交水稻类型的方法及分子标记和引物 |
ZL201310398043.5 |
李绍清,朱英国 |
检测水稻新株型基因ipal/IPA1的共显性标记及其应用 |
ZL201310297394.7 |
章志宏 |
2013年授权发明专利
植物愈伤组织质量鉴定方法 |
ZL201110067511.1 |
李阳,李阳生, |
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ST8及其杀虫基因应用 |
ZL201110352076.7 |
朱军,李平等 |
一种诱导增强型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及其应用 |
ZL200910236518.4 |
何光存,杜波,祝莉莉,张维林 |
一种通用型水稻工程保持系的培育方法及其在水稻普通核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 |
ZL201210426939.5 |
段美娟;袁定阳;余东等 |
一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种子的提纯保真繁殖方法 |
ZL201110379473.3 |
邓启云,吴俊,熊跃东,庄文 |
一种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
ZL201210355874.X |
曹孟良、李丁、赵迎曦、夏玉梅、袁隆平、高婧、沈春修、方真 |
一种利用中小型飞行器进行农作物人工辅助授粉的减灾方法 |
ZL201210120614.4 |
李新奇、邝翡婷、杨益善 |
一种检测水稻线粒体组型的SRAP分子标记方法 |
ZL201110393092.0 |
李绍清,朱英国 |
一种Bt二元毒素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及应用 |
ZL201010622422.4 |
李平,郑爱萍等 |
一种Bt蛋白cyt3A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110387753.9 |
朱军,李平等 |
一种Bt蛋白cyt1D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110404408.1 |
郑爱萍,李平等 |
一种Bt蛋白cry69A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110403674.2 |
郑爱萍,李平等 |
一种Bt蛋白cry68A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110405127.8 |
郑爱萍,李平等 |
一种Bt蛋白cry62Aa1, 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110387749.2 |
郑爱萍,李平等 |
水稻立枯丝核菌effector基因AG1IA010188及其应用 |
ZL201110434826.5 |
郑爱萍,李平等 |
水稻类凝集素激酶基因启动子及其应用 |
ZL201110105006.1 |
何光存,程晓艳,杜波,陈荣智,祝莉莉 |
水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bph7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ZL201110091643.8 |
何光存,杜波,陈荣智,祝莉莉 |
控制水稻育性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
ZL201210057952.8 |
李仕贵,钦鹏, 王玉平,涂兵,马炳田,邓路长 |
2012年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诱导玉米小孢子形成胚状体的方法 |
ZL201010248490.9 |
李立家,何世斌,李慧,谭珺隽,张琦 |
一种培育和利用孢子体型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
ZL200810143272.1 |
赵炳然等 |
一种鲁棒有序的mRNA差异显示的方法 |
ZL200910063161.4 |
丁毅,刘宏高 |
水稻种子包衣肥 |
ZL200910044424.7 |
熊远福,邹应斌,文祝友,熊海蓉 |
水稻OsMS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 |
ZL200910309327.6 |
张大兵、谭何新、梁婉琪、袁政 |
使用量子点改进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 |
ZL200810048422.0 |
李立家,马璐,何世斌 |
利用隐性核不育材料进行籼稻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 |
ZL200910250526.4 |
李仕贵,王玉平,高克铭,马炳田,钦鹏 |
高频隐性雌不育水稻恢复系的应用及培育方法 |
ZL200910044682.5 |
赵炳然等 |
分离的水稻雌性育性相关蛋白、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1010194553.7 |
李双成,李平等 |
单个量子点偶联单个长链DNA分子的方法 |
ZL201110095077.8 |
李立家,庞代文,何世斌,黄碧海 |
Bt蛋白Cry30G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0910081597.6 |
郑爱萍,李平等 |
2011年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 |
发明专利号 |
主要完成人 |
用桔青霉诱导子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中甾体皂苷含量的方法 |
ZL200910061421.4 |
李家儒,杨昌红,韦建荣,赵庭周 |
一种籼稻组织培养基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 |
ZL200910273352.3 |
李阳生,李阳 |
一种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中多种甾体皂苷含量的方法 |
ZL200910061414.4 |
李家儒 |
一种提高滇重楼根状茎中多种甾体皂苷含量的方法 |
ZL200910061414.4 |
李家儒,马青,樊启龙,王倩男,王艳 |
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三系杂交水稻红莲型新型恢复基因的方法 |
ZL200710168919.X |
李绍清,朱英国,谭艳萍 |
一种快速检测水稻种子纯度和真伪的鉴定方法 |
ZL200910061545.2 |
李绍清,朱英国,李姝婧,谢红卫 |
水稻三磷酸肌醇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应用 |
ZL200710051350.0 |
夏惠君,周婷 |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其应用 |
ZL200910076514.4 |
何光存,祝莉莉,陈荣智,杜波,张维林 |
利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次要恢复基因进行杂交作物育种的方法 |
ZL200610072717.2 |
李新奇;赵昌平;袁隆平 |
基于杂交稻F1种子鉴别其亲本的分子检测技术 |
ZL200810143133.9 |
曹孟良、袁隆平、阳志刚、邢俊杰、辜显旺 |
高温或长日高温不育型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制种方法 |
ZL200610066893.5 |
李新奇;赵昌平;袁隆平;张利伟 |
低温或短日低温不育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制种方法 |
ZL200610065945.7 |
李新奇;赵昌平;袁隆平 |
Bt蛋白Cry56A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0910082301.2 |
李平,郑爱萍等 |
Bt蛋白Cry52Ba1、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ZL200910081595.7 |
郑爱萍,李平等 |